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如有不滿,便要投訴

        在資訊發達的年代,港人投訴文化愈趨熾熱,一按智能電話iPhone等,把攝錄得來的短片上載Youtube或社交網,隨時隨地可投訴。遇上不合理、以投訴討回公道,是文明社會重要基石。它也是一種最直接令人知道有甚麼不足的地方,而去改過,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投訴往往能夠令自己發現有甚麼地方人們是忍受不了而自己又不知道。

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財富與成就


  在現今社會,彷彿有在一種風氣是表達著財富與成就是成一個正比,財富愈多,成就愈大

    
李嘉誠、邵逸夫等等……既富有,成就也是非常大的例子有很多,彷彿財富與成就之間,真的存在著正比的關係。可是,我並不認同這種看法是一定。

    
成就高的定義,是指受到社會大部分人的尊重和認同。現今社會中,受大眾認同的人,並不全是富豪或富裕的人,例如外國的德蘭修女,他並非有錢人,只是一生為弱勢社群奉獻,不問回報。而且還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然而,她的財富並不多,可是卻得到大眾和社會的尊重和認同。
    
在香港近期也有同類的例子,在早前發生的國慶海難中,一些不顧自身安危的救授人員,不停搜救遇難者。耗盡所有體力。他們的收入與一般的香港人無異,可是在市長的心目中,他們的成就卻遠超甚麼大企業的老闆,甚至比巨星更甚。

 
可能有人會認為,社會上備受尊重和認同的人,大多為富豪或富裕的人,既然如此,為何財富與成就,卻不成正比呢?試想想,如果李嘉誠、邵逸夫不作任何捐助、不成立任何慈善基金會,甚至做違法的事,他們的成就還會被大眾和社會表揚嗎?因財富較多,富豪的捐助,往往可以幫助更多人。因此,才會讓我們產生錯覺,認為財富與成就之間,存在必然的關係。事實上,並非所有富豪或富裕的人都願意捐出金錢,幫助貧困人士。

    
總括而言,成就的高低,並非由財富的多或少決定,而是取決於那人的行為,只有不求回報,為他人,甚至為整個社會奉獻的人,才真正擁有崇高的成就和備受社會認同。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生涯‧車。

從小到大,每天我都會倒數著自己還有多久便能考取駕駛執照,可能是因為是我居住得較偏僻的關係,每天我也需要乘搭家中的私家車或公共交通工具上學,漸漸,我便對(車)產生了一種無名的興趣。今天,距離我考取駕駛執照的日子還剩餘233天。可是,有些奇怪,也許我長大了,對於前途的重要性更加看重,原來,前途的執照比起駕駛執照更加重要。